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北颂 > 第0990章 无赖先师?

第0990章 无赖先师?

第0990章 无赖先师? (第2/2页)

法医馆的人为了补全那些偏差,治死了足足百人。
  
  所以我想在百行百业都挑选一些人学习大食文,然后让他们去翻译跟他们相关的书籍。”
  
  包拯沉吟道:“以先生的地位,挑选一些人学习大食文还不容易?”
  
  寇季直言道:“选出的人不仅要学习大食文,更重要的是要对天地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要有一定的学问。”
  
  包拯一愣,仔细思量了一下寇季的话以后,开口道:“先生是怕选出的那些人涉世未深,对天地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被大食书籍中的一些教派书籍所影响?”
  
  寇季点头。
  
  “黑汗王格格巫此前进入到我大宋,准备在我大宋传教,但是被我挡在了门外。若是我大宋人在翻译大食书籍的过程中,被其教义所影响,在我大宋大肆宣扬,那我就成了一个笑话了。”
  
  包拯并没有询问寇季为何将格格巫传承的宗教挡在了大宋之外,他盯着寇季道:“大食人只是将那些教派的书籍夹杂在其他书籍中,并没有将那些教派传扬的内容写在其他书籍中。
  
  所以先生只要派人分门别类,就能解决此事。”
  
  寇季感叹道:“不只是教派,还有一些大食书籍中的学问,太过匪夷所思,一般人很难接受。”
  
  包拯感慨道:“那就只能从小培养了。”
  
  寇季点点头,伸手从书桌上拿了一本书,递给了包拯。
  
  包拯略微扫了一眼后,“刑律方面的书?”
  
  寇季点头道:“你成婚以后,官家准你休沐三个月,三个月时间,刚好著书。三个月后,以你的名义将此事传扬出去。”
  
  包拯脸色一变,“剽窃他人所作,非君子所为。”
  
  寇季翻了个白眼,“书里面的东西并不是一个人所作,乃是法医馆的人,结合了自己解剖尸体多年的经验,以及大食学问中的一些解剖知识,便转成了一册书。
  
  他们不愿意署名,只希望此书能够传扬出去,能让许多人免遭牢狱之灾。
  
  我仔细看过,里面的东西很齐全,各种凶杀案的尸骸特征应有尽有。
  
  但是东西过于呆板,不好传扬,更不便于学习。
  
  所以我想让你将此前在刑部查阅的那些旧案补入其中,填满其骨肉。
  
  让其传扬出去。”
  
  包拯听到此话,脸色好看了不少,他郑重的道:“为民谋福的事情,学生义不容辞。但是让学生剽窃他人所作,当成自己的东西,学生坚决不会做。”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你要是愿意,可以将法医馆里的那些人列入其中。”
  
  包拯拿着书,抱拳道:“义不容辞。”
  
  寇季点点头,不再说此事。
  
  他盯着包拯笑道:“婚后的生活可美满?”
  
  包拯脸颊一红。
  
  寇季笑呵呵的指了指包拯。
  
  包拯也跟着笑了一声。
  
  二人坐在一起闲聊了许久,到了傍晚的时候吃了点便饭,寇季派人将包拯夫妇送回了包府。
  
  此后。
  
  一切如同往常。
  
  只是朝中重臣在忙碌之余,似乎迷上了著书。
  
  钦天监监正参悟古人孤本,悟出了一套天文理论,著了一本天文学方面的书籍。
  
  资事院大院事范仲淹,监管朝廷钱财之余,著作了一本《钱论》。
  
  欧阳修、文彦博、苏洵等人,相继都有著作问世。
  
  著作影响最大的还是包拯。
  
  刑法司司使包拯,迷上了刑律和解剖,经常钻在法医馆里跟法医馆的博士们交流,最终经过三个月,和法医馆的博士们共同铸出了一部书。
  
  请寇季题名,寇季大笔一挥,写下了《洗冤录》三个字。
  
  赵祯审阅过以后,立马命令朝廷的印刷作坊,将其刊印了数万本,发放到了各地的刑律衙门,供给各地刑律衙门的官吏们学习。
  
  并且限期学习,两年以后会有法医馆的博士们上门考校。
  
  一时间各地刑律衙门哀嚎一片。
  
  有人忧愁,有人自然欢喜。
  
  包拯和法医馆的博士们著书有功,赵祯酌情赏赐了他们官职和钱财。
  
  并且大笔一挥,将法医馆定名为天圣法医馆,晋为国学。
  
  法医馆内部被分割成了医术馆和洗冤馆。
  
  并且准其开馆授徒。
  
  天圣法医馆也成了应天书院和文昌学馆以后,第三个被晋升为国学的学馆。
  
  随后,朝廷对太学和国子监做了切割。
  
  太学和国子监被清除出了朝堂。
  
  太学被定名为太一学宫,定为国学。
  
  国子监被定名为国子书院,定为国学。
  
  太一学宫、国子书院、应天书院、文昌学馆、天圣法医馆,五大学府,被定为国学,受朝廷资助,山长由朝廷任命,但不得干涉朝政。
  
  五大学府当中的先生们,不立官,不赏职,皆是平民之身。
  
  五大国学确立以后,跟应天书院齐名的崇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相继被晋升为国学。
  
  山长由朝廷派人出任。
  
  朝廷派人出任几大国学的山长,算是取缔了几大书院中一些家传的陋习。
  
  正式的将其纳入到了朝廷的教育体系。
  
  对此几大书院的人奋起反抗,还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但是无一例外,均被掌管着大宋教育的教化部主官贾昌朝给镇压。
  
  一些人迫于朝廷的威势,向朝廷低头。
  
  一些强硬的人抛下了学馆,准备去别处创里新的学馆。
  
  但当朝廷方出了要立三十六座国学,且不入国学,不得参加科举的风声传出去以后。
  
  几乎九成九的学馆先生都服软了。
  
  他们就像是一块块砖石,任由朝廷来回搬动。
  
  就在全天下人都在为朝廷教化事业一日三惊的时候。
  
  苏洵匆匆跑到了竹院,怨念深深的盯着寇季。
  
  “你不帮着大院事理事,怎么有闲暇到我府上来了?”
  
  寇季提笔在一本书籍雪白的封皮上写下了苏景先著四个字,笑着询问苏洵。
  
  苏洵苦着脸道:“先生,咱们能收敛一下吗?”
  
  寇季瞥着苏洵,疑问道:“我已经好几个月没上朝了,你还让我收敛,我还能收敛到哪儿去?”
  
  苏洵没好气的道:“学生说的不是这个。”
  
  寇季疑问道:“那是那个?”
  
  苏洵沉声道:“十三本了!从您找上学生,到如今,学生署名和没署名的书,已经著了十三本了!”
  
  寇季笑着道:“帮你扬名立万,不好吗?”
  
  苏洵苦着脸道:“我又不是神仙,短短几个月,怎么可能写出那么多书?最关键的是,学生和包拯共同署名的那本《桃花源》传到了蜀中以后,被我爹瞧见。
  
  我爹还来信问我,什么时候变成了大儒了,居然能写出如此深奥的东西。”
  
  寇季不以为然的道:“你处理政务之余,闷头苦读,自然会有所收获。深奥一点也属于平常。”
  
  苏洵咬着牙道:“若是学生自己,学生也就认了。有事弟子服其劳,谁让学生是您的学生呢。
  
  但景先才九岁,就著出了三本书了,算上您刚刚写名字的这本,已经四本了,是不是太夸张了?
  
  还有小儿苏轼,不到六岁,就著出了一本书,简直骇人听闻。
  
  您折腾学生,学生认了,您能不能放过小儿。”
  
  寇季瞥了苏洵一眼,义正言辞的道:“你刚也说了,有事弟子服其劳,你是我学生,难道景先和苏轼就不是我学生了?
  
  我寇季的学生,自然与众不同。
  
  三岁识字,四岁吟诗,五岁出口成篇,六岁著一本书也很寻常嘛。”
  
  苏洵张嘴要反驳,就听寇季又道:“再说了,苏轼神童之名,又不是我出去炫耀的,是他自己出去炫耀的,你还时不时拉着自己儿子出去跟别人的儿子比较。
  
  以至于苏轼六岁之龄,就已经闻名汴京城。
  
  他的名声,是你铸就的。
  
  我只不过是借着他名声让他出一本书而已。”
  
  苏洵被寇季说的哑口无言。
  
  寇季瞥着苏洵继续道:“你也不用想太多,大家都在著书,你儿子著一两本,没人会在意。”
  
  说话间,寇季又拿出了一本书,随手在上面挥毫,写下了‘寇准’二字,然后在苏洵惊愕的眼神中,一脸淡然的道:“你看看,我祖父都著了三十六本了。”
  
  苏洵强压下心头的惊愕,盯着寇季沉声道:“没人会信的。”
  
  寇季笑着道:“别人信不信我不在乎。只要买书的人发现里面的学问是真的,并却学了里面的学问,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旨在传播学问,而非扬名立万。”
  
  苏洵咬牙道:“此事若是被载入史册,会被人笑话的。”
  
  寇季失笑道:“学了我传授的学问,还笑话我?你觉得可能吗?就算后世子孙对我传播的学问存在疑虑,只要他们学了我的学问,就是我的门徒。
  
  他们不仅不能笑话我、辱骂我,还得用冷猪头将我供起来,称呼我一声先师。”
  
  苏洵道:“如此行径,非君子所为。”
  
  寇季哈哈大笑,“朝堂上哪里有什么君子?若是有人以为朝堂上有君子,那他就是天底下最大的蠢蛋。”
  
  大笑过后,寇季又拿出两本书,塞给了苏洵,脸上充满了欣慰的神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