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理想和现实
第111章:理想和现实 (第2/2页)林晓华指着纸上的计划图向苏小婉解释:“如果能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建立一个连片种植基地,不仅可以配套机械化耕作,还能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到那时,酸野厂的原材料供应就不成问题,村民们的收入也会大幅提高!”
苏小婉认真听完,点点头:“思路是对的,但实际操作中困难不少。农民对土地有很深的情感,很多人宁愿荒着地,也不愿出租。你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林晓华充满信心地说:“苏总,我相信只要我们能让村民看到利益,理解集约化发展的优势,他们会愿意尝试的!”
带着这份信心,林晓华走村串户,试图说服村民。
第一站,他来到村东头李大爷家,这位老人刚参与了试点项目,对村里的新动向比较关注。
“李大爷,咱们村现在试点的合作社模式不是挺好吗?如果能把土地再集中一些,规模更大,收益会更高!”林晓华热情地说道。
李大爷摇摇头:“小华啊,听着是不错,但这地是祖宗留下来的,我就怕租出去地荒了,收不回来。再说了,村里人都靠这点地养老,哪敢冒险!”
林晓华试图解释:“李大爷,地是您的,合同里会写明所有条款,租金每季度按时发放,收益公开透明,您不用担心。”
“话是这么说,但这年头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再说,真要赔了,地不肥了,咱们哭都来不及。”
这番话让林晓华有些无奈,但他依然没有放弃。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华走访了十几户村民,情况却并不乐观:
•王婶:“我的地就种点菜自家吃,没多大产量,租了也赚不了几个钱。”
•张老汉:“集中管理?能种得比我自己种的好?我不信。”
•刘哥:“我家在外打工,地荒着就荒着吧,不麻烦。”
林晓华渐渐意识到,村民的不愿意不仅是经济上的考虑,还有深厚的情感牵绊,以及对新事物的天然抵触。
晚上,林晓华回到自己的宿舍,整个人躺在椅子上,疲惫写在脸上。他的笔记本里满是计划、图表和预测,但这些在现实中似乎一点用都没有。
“集中流转这么好的事,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难道是我的方法不对?”他自言自语着,陷入深思。
这时,苏小婉打来电话:“晓华,今天的沟通怎么样?村民们什么态度?”
林晓华叹了口气:“大部分人不愿意,说到底,还是对集约化农业不了解。苏总,我是不是太急了?”
苏小婉在电话里笑了笑:“晓华,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乡村振兴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咱们试点的时候,也是用小规模的成功让村民慢慢接受的。现在要扩大规模,肯定需要时间和更多的成果去说服他们。”
第二天,苏小婉和老李一起找到林晓华,一同分析问题所在:
信任问题:村民担心土地集中后失去控制权,或者肥力下降;
实际利益:租金虽然固定,但许多人更看重自由种植带来的灵活性;
观念障碍:村民对农业集约化和机械化的认知不足。
“晓华,你的思路没错,但推进方式要灵活些。”苏小婉建议道,“不如我们从更小的规模开始,选几户愿意参与的农户,建立连片种植的示范田,让他们看到效果再说。”
老李也点头附和:“是啊,村民都是看实惠的,咱们用事实说话,他们自然愿意跟着干。”
林晓华深以为然,决定调整计划,从“用大规模说服人”改为“用小成果影响人”。
经过几周的努力,村里终于有五户人家同意将土地集中,建立起一个10亩的示范田。
林晓华亲自指导村民们整地、施肥、种植,酸野厂也提供了种子和技术支持。
在林晓华的推动下,辣椒苗迅速生长,示范田里的作物长势喜人。村民们开始慢慢对连片种植产生兴趣,更多的人前来观摩、咨询。
“晓华,这辣椒种得真好,比我自己种的强多了!”李大爷站在田边感叹。
林晓华笑着回应:“大爷,这就是集约化种植的优势,有了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技术指导全都能跟上,产量和质量都不一样。”
尽管示范田取得初步成功,但林晓华知道,离大规模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的理想依然清晰:
扩大示范范围: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吸引更多村民参与;
解决利益分配:用更透明、更高收益的机制保障村民的积极性;
改变观念:通过宣传和实际成果,让村民真正接受现代农业理念。
“苏总,老李叔,我相信,只要咱们坚持做下去,总有一天,五一村的地能真正连片发展!”林晓华站在示范田边,望着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苗,眼中满是希望。
老一辈人,不愿意流转土地,加上土地不平整,想规模化搞农业,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李晓华这个农大毕业生,他的农业强国之路,依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