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比陈友谅还顽固,朱元璋亲征!
第二百四十八章 比陈友谅还顽固,朱元璋亲征! (第1/2页)章诚在李伯升这么说后,就笑着对李伯升说道:“只要你们也推行大同理念,你们也能让百姓变得这么富足。”
李伯升没有反驳,只是露出为难之色。
他觉得,像章诚这种把从胡元贵族官僚手里夺来的私田分给百姓的义举,不是所有掌权者都能做得到的义举。
所以,李伯升只回道:“治国当以何为纲,鄙人位卑言轻,不好置喙!但鄙人知道,大同社并非邪说,是利国利民的,亦愿看见大同社在我大周助我国建造铁路,以利民生。”
“如此甚好。”
章诚也因此点了点头,现在大同社主要精力是放在用兵福建方面,他也就不好强逼张士诚的人接受大同理念。
不过,那些还是把百姓还是放在心上,也真的把儒家以民为本当成毕生信条的士大夫们,对大同社的确没那么反感。
毕竟真正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信徒只是不重视科技,不是真的反对科技发展,甚至也有不少儒家信徒本身也喜欢研究科技。
只不过,他们研究科技只是一种个人兴趣或者将其作为一种辅助他们以道德治国安民的手段而已。
无论如何,当一些真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信徒,在看见技术革新到蒸汽工业阶段所带来的变化后,也不得不对自然科学与尊重民众个性产生了新的认识。
就像李伯升现在这样。
他不得不承认,原来工匠只要在专业技能上做的好,给天下所带来的贡献,并不比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儒给天下所带来的贡献小,甚至能救更多民众。
不只是一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信徒开始有这样的认识。
即便是朱元璋这个普通百姓出身的掌权者,现在也通过自己培育各种新农作物后所带来的变化,而开始清楚认识到鼓励创新的重要性,也开始认为,原来专业研究农学和机械学等杂学的人,在利国利民方面,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比研究儒学的人价值小。
这让朱元璋自己也早就开始不独信儒学,而是也博采各类学问,从农业到水利,再从水利到机械,乃至哲学、生物。
朱元璋经常会因为各类专业的问题找章诚讨论,也找其他专业人才讨论。
正因此,他现在才在大同理念上有了很高的认识。
——
“我们上位说,天下可以没有他朱元璋,但不能没有大同社!”
“如果他抛弃了大同社,就等于背叛了整個中华!”
范镇在第二次出使陈友定后,就向陈友定转达了朱元璋的意见。
陈友定听后整个人直接怔住了。
连带着陈友定身边的官员幕僚也都倍感惊讶。
不过,院判萧仲贵倒也因此一脸敬佩地点了点头。
因为他现在也对大同理念有所了解,也知道朱元璋选择不放弃大同社会意味要在个人利益上为整个中华的前途做出多大的牺牲。
这让萧仲贵发自内心的觉得朱元璋的选择非常难得。
“不愧是被章诚挑中的豪杰!”
萧仲贵不禁在心里如此感慨。
而也因此,萧仲贵特地瞅了自己的上司陈友定一眼,且不由得微微一叹,叹自己这位上司虽有朱元璋一样的雄心,却无朱元璋一样的壮志。
陈友定现在在听到朱元璋这样的回复后,自然是感到非常失望,也因为对朱元璋失望而倍感愤怒。
他在元廷当了大官,是知道元制有多香的。
但现在,朱元璋不愿意建立家天下的王朝,则无疑意味着,朱元璋要建立的新王朝是不会有任何可能要恢复元制的!
这也就让陈友定不得不彻底死了要投附朱元璋、背叛元廷的心。
为此。
陈友定怒极反笑起来,而对萧仲贵以及参政尹克仁、宣政使朵耳麻拒降而死,佥院柏帖木儿等一干元廷官僚们说:
“这样也好,省得我们都要背上个不忠于朝廷的失节之名,而变得跟刘伯温、宋濂一样无耻。”
“我陈友定宁肯接受奉我大元蒙族这样的外来神族为主,宁让其居于我汉人之上,也绝不接受,肉食者有让汉人皆富贵之责任的大同理念!”
陈友定因在这时看见范镇还在这里,便一时激愤之下,对范镇咬牙切齿地说了这么一段话。
很明显。
陈友定是要范镇把这句话带给朱元璋。
范镇没有愤怒,更没有诘问陈友定为何这么说,他甚至有些同情陈友定,同情陈友定为何会这么认为?
因为也是元廷汉人官僚出身的他其实很清楚,奉胡虏为主族,让汉人比胡人低一等会有多利于自己这些汉人大地主来奴役普通汉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