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章诚向朱元璋传播新理念,脱脱被劾
第一百一十八章 章诚向朱元璋传播新理念,脱脱被劾 (第1/2页)“混账!”
“他们到底有没有把我这个大帅放在眼里!”
郭子兴因此勃然大怒,当场就把桌子重重一拍,大吼了起来,随后就不由得摸了摸胸口。
很明显,郭天叙和张天佑做的事,让本就易怒气量不大的他心脏也开始承受不住。
而李梦庚也在这时不禁皱眉道:“大帅,看来,如今二公子身边是有高人在指点了,不然,二公子不会想到先去全椒见舅爷,而给舅爷联合起来对抗您。”
脸色越发暗黄无色的郭子兴地问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大帅不必太担心。”
“合纵连横之术,他们可以为之,大帅也可以为之。”
“现在朱公子在和州,大帅完全可以让邵荣、李善长、冯国用这些也在和州附近发展的人受他节制。”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听朱总管,但朱总管都因此又可以借大帅之命的名义并其部,进而制衡二公子和舅爷的联盟。”
李梦庚这时又提出了自己想到的新办法。
郭子兴现在也没有了别的办法,只能采纳李梦庚的建议,给朱元璋更大的权力,来制衡这些人。
而朱元璋在张天佑离开后,因和州官仓官库存粮被张天佑带走,便将城中所有乡宦皆传到了自己的总兵府,表示已安排滁州州学培养的士子过来,要分这些乡宦手里的田地,而这些乡宦可以以每亩五石粮的方式免除分田之义务。
这是朱元璋不得不向地主豪绅们做的妥协。
因为他现在缺粮,而他在滁州抄家的经验,已经让他知道这些乡宦都不缺粮。
所以,他现在需要找个名义从这些乡宦手里拿到粮食。
只是这个名义不好找。
因为,打下和州的是张天佑,不是他朱元璋,所以犯罪的几个乡宦的粮食都被张天佑先抄走了。
剩下的都是不能直接定罪抄家的。
所以,朱元璋只能以要进行改革的名义的方式来逼迫乡宦拿出粮食来获得改革中的豁免特权。
不然,他就得让大军一直处于粮荒的状态,这样春耕也不能开展。
而元兵又会随时打回来,所以,他必须尽快筹够粮食,以准备对战元兵。
好在这些乡宦们都比较怕被义军直接分田,知道土地比粮食重要,也就还是老老实实地把粮食拿了出来,兑换分田豁免权。
但对于朱元璋而言,他这样做已是在和这些乡宦们妥协。
因为按照朱元璋现在看了章诚给他看的书后的想法,他恨不得,直接分了这些人的田,来一场彻底的土地革命。
但元廷还很有实力的现实,让他不得不妥协。
而朱元璋自己倒也不是那种胶柱鼓瑟的人,也会根据现实情况来,也会暂时隐忍。
要知道,历史上的朱元璋就特别隐忍。
比如他对胡惟庸是真隐忍到万事俱备后,才对其动了手,以至于胡惟庸都一度认为朱元璋真的很好诓骗。
不过,朱元璋不得不承认,他现在不得不对乡宦妥协,依旧跟他所在的郭氏义军内部人心不齐有关。
尤其是,自己父帅郭子兴气量过于狭隘、目光过于短浅,所以才让整個郭氏义军,在起事初期,就出现各种内部问题。
如今,甚至连自己父帅的亲生儿子,都跟他的小舅子联合起来,不听其命行事。
这让朱元璋开始确认自己父帅郭子兴的确是有大志无雄才的人,而章先生选择出去,无疑是对的。
当然。
朱元璋也承认,郭子兴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固然与他个人有关,也与他身边的那些地主官僚阶级出身的小人脱不开关系。
这些人阻止义军壮大的方式很隐晦,而只会显得是在为义军好,是为了让义军上下权力统一,所以才挑起内斗与制衡,但结果却的确是在让义军会在内耗中,无法迅速壮大,乃至可能力量被削弱进而被胡元成功剿灭。
如今,朱元璋在看了章诚给他的书,在根据现实情况认真分析后,也越发笃定这些地主官僚的人的确是落后而反动,做的事,很多时候,的确是在一边讲仁义道德,一边又在让父子反目、兄弟相残。
为此。
朱元璋也对滁州的乡宦多了些谨慎,尽管他不得不暂时对他们妥协。
尽管朱元璋现在为郭氏内部上下不合而忧愁,但他眼下好在已经从滁州出来,在和州独立发展。
所以,他接下来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