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506章:我,曹国舅,汴京首富,轰动全城!

第0506章:我,曹国舅,汴京首富,轰动全城!

第0506章:我,曹国舅,汴京首富,轰动全城! (第1/2页)

翌日,一大早。
  
  三司使王尧臣便将商人上官羽的《汴京二十四街营造总略草案》呈递到了中书和禁中,并申请廷议。
  
  与此同时。
  
  苏良、包拯、王安石三人也纷纷呈递奏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近午时。
  
  苏良得到消息,官家与中书同意了王尧臣的廷议申请,并定在午后于垂拱殿讨论此事。
  
  ……
  
  午后,垂拱殿内。
  
  两府三司诸相公、台谏官苏良、范镇、知开封府包拯等十余名官员聚坐在一起。
  
  赵祯开门见山地说道:“汴京二十四街营造之事,城内传的沸沸扬扬,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的意见,朕都听了一些。”
  
  “此事的关键不在是谁所提,也不在朝廷能多收多少商税,而在于我们要将汴京城变成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众臣齐齐抬头。
  
  赵祯一句话便道中了重点。
  
  重建汴京二十四街,意味着求富求贵。
  
  一旦实施此策,开了这个口子,便意味着朝廷要将汴京城打造成天下无与伦比的富贵之城。
  
  若不执行此策。
  
  则如包拯、苏良、王安石的想法,汴京城不应是富人之城而应是天下百姓之城。
  
  “众卿都讲一讲吧,此事今日务必要说个明白。”赵祯说道。
  
  首相文彦博率先出列。
  
  “臣以为,此策可行。我朝即将步入盛世,盛世之朝可参考大唐长安,长安之盛非当下汴京可比焉。”
  
  “改造汴京,乃是为彰显我大国气象,至于使得贫富差距扩大,底层百姓只得出逃汴京,乃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白乐天还曾言‘长安城,居大不易’呢!”
  
  三司使王尧臣紧跟着补充道:“臣附议。苏中丞、包学士所提的要保留汴京城的烟火气儿,不过是习惯了当下现状而已,以后的汴京城将会是另外一种烟火气,此烟火气儿未必不如当下。”
  
  这时,欧阳修站了出来。
  
  “非也。拿我大宋汴京与唐之长安相比,目光未必显得短浅一些。唐之长安虽盛,但阶级差距更大,穷苦百姓更难出头,言路也比不上咱们当下宽广。”
  
  “我大宋汴京若想成为盛世之下的天下第一城,我以为应是包容一切,而不是举一国之力养一城。”
  
  “别国来访我大宋之时,不是感觉到只有来到汴京才算来到了大宋,而是来到了汴京,能看到我大宋所有州府的繁华,下面的各个州府应是向汴京城看齐靠近的,但当下的汴京城根本无法作为地方州府学习的标杆,差距已经太大,不可再加大!”
  
  ……
  
  听到欧阳修的话语,大家都是眼前一亮。
  
  汴京城作为大宋州府标杆,目前难以复制,因为其是用财力和物力堆砌起来的。
  
  王尧臣微微摇头。
  
  “难道汴京太繁华是坏事,我们要走回头路吗?”
  
  听到此话,包拯站了出来。
  
  “计相,不是走回头路,而是汴京城日后的方向不应是朝着高贵豪奢前行,而应该放在更为重要的方面。”
  
  “还有比商贸更重要的吗?”王尧臣反问道。
  
  “有!汴京城若再改革,重点应放在官学私学之上,放在医疗诊病之上,放在让百姓过得更自由、更有尊严之上!”
  
  “一味地盖新楼,扩商贸,促进消费,只是在满足少部分富贵人家的享乐需求。这些人过得更好,不意味着大宋迎来了盛世,唯有底层百姓的基本需求都得到满足,才意味着迎来了大宋盛世!”
  
  “当下,汴京城八十一家正店,一千余家脚店,即使逢年过节之时也完全够用,根本无须再求富丽堂皇,此策有些舍本逐末,且会导致大商人垄断商贸,小商人无法经营,短期看似利大于弊,然长期而言,弊大于利……”
  
  包拯说完后,富弼站了出来。
  
  “我赞同包学士的意见,汴京二十四街的益处在于增商税,增大商人利,然却也会使得小商人们无法为业,这样的革新,不如不革!”
  
  紧接着。
  
  张方平、吴育、苏良、范镇等也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大半个时辰后。
  
  待众臣们都停止讨论,赵祯缓了缓说道:“听众卿之言,朕更倾向于不行此策。”
  
  “其一,汴京城应为天下人之城,未来应是一座任何一名百姓都可来此大展抱负的大城,而非一部分人的富贵之城,奢靡之举不可行,增商税而逐百姓,非贤君之所为。”
  
  “其二,汴京虽富,然学校、医馆等各类惠民措施仍有不足,改革应偏于此,才不愧为天下州府之典范。”
  
  “其三,巨商不一定害国,然必害小商小民,朕欲看到的是百花齐放的汴京城,有大店亦应有小商小贩。侵街之举,未必有害,咱们汴京城的夜,有一半都是这些‘侵街’的商贩撑起来的……”
  
  赵祯说完后,看向下方,问道:“众卿可还有异议?”
  
  众臣皆摇头。
  
  “那好,中书可出具文书告知全城百姓,朝廷拒此策之缘由。”
  
  这时,王尧臣再次站了出来。
  
  “官家,臣并不是为商税而力挺此策,臣只是有個疑虑,朝廷若以这些原因放弃此策,恐怕会凉了一些大商人的心。”
  
  “汴京巨商们确实会因势大或某些商品垄断,对商贸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但朝廷还要依赖他们,朝廷称防巨商垄断并无错,但我们已开了特例啊!”
  
  “国舅爷当下实乃汴京城最大的巨商,在朝廷的助力下,国舅爷经营着南郊市集、南郊鞠城,除了海上贸易与周边诸国的买卖,如今连河湟区域的商贸也几乎被他垄断了。”
  
  “我们知他是为国效力,并且非常辛苦。但他也赚钱了,并成为了汴京首富。我们一边称防巨商垄断,一边却助推国舅爷成势,如何让百姓信服?”
  
  “那上官羽若心生不满,提及国舅爷可做此等买卖他却不能,百姓一定会倾向于支持他的,毕竟,在这方面,咱们的说法无法服众啊!”
  
  王尧臣缓了缓。
  
  “若我们针对国舅爷,分割其商贸势力,恐又影响我大宋的商贸发展,这……这要如何取舍?”
  
  御座上的赵祯,无奈一笑。
  
  防巨商垄断,侵小商之利,确实是拒绝执行此策的一条主要原因。
  
  但因曹国舅曹佾的存在,百姓定然不会信服。
  
  这时,苏良站了出来。
  
  “官家,无须考虑此影响,臣自有办法,待宣布不行此策后,国舅爷自会有应对之法。”
  
  “嗯?”
  
  赵祯和众相公都看向苏良。
  
  苏良又道:“诸位放心,绝对不影响国舅爷当下的商贸版图,并且可让全民信服,但当下还不能说,此事只有国舅爷第一个说出来才有效果,具体细节,我也要与国舅爷商量商量。”
  
  “朕信你。”
  
  赵祯吐出三个字,然后看向中书诸相公。
  
  文彦博立即拱手,道:“中书明日便张贴文书,公告全城。”
  
  随即,此廷议便结束了。
  
  ……
  
  一刻钟后。
  
  苏良与王安石坐着马车寻曹国舅曹佾而去。
  
  这一刻,王安石也甚是好奇。
  
  不知苏良到底有什么主意,不但要保密,还必须由曹佾第一个说出来才行。
  
  一个时辰后。
  
  曹国舅曹佾笑着将苏良和王安石送出了门。
  
  大门前。
  
  苏良朝着曹佾道:“国舅爷大义,请受我一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