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大风起兮云飞扬】(八)
537【大风起兮云飞扬】(八) (第1/2页)从军容风貌来看,将要穿过雷泽平原的淮州三军以及都督府亲卫营显得很不错。
积善屯防守战打得确实很艰苦,但是萧望之在后半段就有意轮转镇北三军,一方面让定州各军适应景军进攻的强度,另一方面主要是让麾下几支精锐得到休整,否则很难完成后续的作战任务。
所以灭骨地和奚烈的感觉没有错,齐军后面的防守力度有所下降,这不是萧望之故意示弱,而是他们最直观且正确的感受。
前方出现两条道路。
其一是西北方向,数十里外便是北燕境内的藤县,经过藤县之后便能沿着官道一路冲向河洛。
其二是西南方向,穿过北燕京畿地区和沫阳路的接壤地带,一路斜插至雍丘城北方,也就是庆聿恭所率景军主力的身后。
这显然不需要迟疑和犹豫。
裴邃、康延孝和萧闳等人早已清楚自己的使命。
但就在这时,一道军令传来,淮州军在平原小镇陈官附近停了下来。
众将来到中军,便见萧望之站在道旁,双手摊开握着一张简易的地图。
“大都督。”
众将齐声行礼,同时心里略感奇怪。
以萧望之的领兵之能,当然不可能事到临头才决定行军路线。
在淮州军还没有从积善屯防线撤下来之前,萧望之便已经告知众将具体安排,一旦离开雷泽平原进入北燕境内,淮州军将会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路线穿插行进。
这样的挺进当然无法避免引起敌军斥候的注意,没有人会认为己方能够大摇大摆、无人察觉地摸到景军主力的后方。就算景军目前的重心放在雍丘城和积善屯防线这两处,庆聿恭也不会忽略其他地方的动静,这是一名主帅最基本的素养。
因此淮州军只求一个快字。
无视行进路线上的北燕城池,无视对方少量兵力的袭扰,一鼓作气斜插过去。
这样一来即便庆聿恭收到消息往北撤退,淮州军依然可以挡住他们的去路,等到那个时候,其他几路军队就能包抄过来。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很需要勇气和魄力的决策。
此刻萧望之望着地图,视线停留在西北区域,这让裴邃等人有些不解。
西北方向一直通往河洛。
难道大都督突然要改变想法,不去抄截庆聿恭的后路,反而要像当初陆沉那样直取河洛?
众人很快就否定这个猜想。
庆聿恭不会上同样的当,虽然他在东西两线摆开战场,却不会忽视对河洛城的保护,再者淮州军也没有强攻破城的准备。
萧望之收回目光,淡然道:“我军进入伪燕沫阳路境内之后,肯定会受到景军的围堵。”
泰兴军都指挥使康延孝微微一怔,斟酌道:“大都督,景军应该没有这么多兵力。”
战事进行到如今,两边对彼此的兵力已经有了一個大概的估计。
庆聿恭麾下兵马不少,但如今他要维持沫阳路和定州两线的压迫态势,还要集结重兵围攻雍丘和防守河洛,其他地方只能以少量兵力驻守城池,这也是众将都支持萧望之西进之策的缘由。
他们不怕被对方发现,顶多就是遇到少量兵马袭扰,淮州军拥有足够的自信无视这些麻烦。
萧望之转头看着他,道:“庆聿恭可以奏请景国皇帝派援兵。”
康延孝登时语塞。
大齐天子派京军北上支援靖州,景国皇帝当然也能派兵南下,毕竟景廉九军目前只动用了三分之一。
“如果景军有意围堵,我军便暂时撤到此处。”
萧望之抬手指向地图上的一个点。
众将连忙看去,裴邃沉吟道:“鹿吴山?”
萧望之点了点头。
至于为何是鹿吴山,萧望之没有解释,众将在稍稍思考之后也都明白过来。
如果庆聿恭确实提前算到萧望之会领兵突袭身后,并且景军有余力对淮州军进行围堵截杀,那么地点的选择不算难猜。
首先这个地点不能离定州边境太近,因为淮州军有足够的余地撤回去,并且可以及时得到接应,所以景军必须要放淮州军深入沫阳路境内。倘若景军只是想防止淮州军包抄,他们完全可以在西南面布置一支兵马虚张声势,足以让淮州军谨慎对待。
其次不能离雍丘太近,一旦景军没有完成阻截,让淮州军顺利突破到主力身后,那时极有可能造成混乱的局面,这显然不是庆聿恭想要看到的场景。
抛开起点和终点,最合适的围堵之地显然就是在这段路程的中部,也就是沫阳路高邑城和赞县之间那片地势开阔平坦的区域。
那里唯一可以据守的地方只有东北边的鹿吴山。
万一遇到景军大部的围堵,淮州军只能背山而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