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登基称帝
第322章 登基称帝 (第2/2页)苏河把天子剑从剑鞘中抽出来,右手举着剑说道:“自古兵强马壮者为王。
朕能推翻暴明,离不开将士们的支持。
大华皇家军队,将是大华王朝永远的支柱。
朕和大华王朝,永远记得英烈的付出。
点燃礼炮,引导英烈们的英灵,回归祖庙。”
苏河话音刚落,巨大的炮声,在祖庙广场周围响起。
登基大典的仪式完成。
苏河右手持天子剑,左手捧着传国玉玺。
礼部尚书宋康年带领下,所有文武百官和百姓代表,他们立刻向苏河跪下。
他们齐声大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河看着跪拜的文武百官和百姓代表。
他高声说道:“众位平身。”
文武百官和百姓代表站起身。
苏河走到旁边王文君的所在地。
他牵着王文君的手,一起走近祖庙之中。
接下来的典礼,那就是王文君的封后典礼。
王文君封后典礼,盛大而简洁。
向着文武百官和百姓代表宣布,王文君正式成为大华王朝的皇后。
王文君被封为王后。
其他妃子也被封赏,李慧欣被封为德妃,娜仁被封为仁妃,曲清漪被封为淑妃。
封后大典结束。
王文君带着妃子离开祖庙,返回后宫。
大华王朝的后宫的嫔妃,没有如同那样等级森严。
只有两个级别,皇后和其他妃子。
除了皇后管理后宫,是后宫真正的主人,其他妃子的地位和待遇都完全相同,地位没有高低之分。
《仙木奇缘》
苏河带领文武百官走向皇极殿,他会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
苏河坐在龙椅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王仲策和苏熊,带领文武百官再次对苏河进行跪拜。
祖庙广场上,是恭迎苏河称帝。
皇极殿中的跪拜,是正式定下君臣身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河语气兴奋的说道:“众位爱卿平身。”
文武百官站起身,他们按照各自的身份,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
皇极殿这里没有设置座位,参加大朝会的官员实在太多。
放下座椅,人就站不开了。
苏河接受文武官员的朝拜,他成为大皇王朝的太祖皇帝。
登基大典结束,现在正式对有功之臣进行奖赏。
几道圣旨被通政司官员下发。
苏熊看着通政司发来的圣旨,他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是一道封王的圣旨,他被封为赵王。
果然和他预料的一样,唯一被封王的人,就是他苏熊。
他在前段时间,就已经推测出来,如果有人能成为亲王。
立下这么多功勋的人,那只能是他苏熊。
苏熊现在非常高兴,封王之后,他现在就能着手准备,前往封地建立属于他的国家。
现在大华王朝的疆域,远不如汉唐时期广阔。
但苏熊相信,不出几年之后,随着大华王朝的发展,必定会向外扩散。
那时他也将会得到,属于他自己的封地。
苏熊心中已经盘算好,等有时间就向陛下询问,何处的封地比较好?
他一定要趁着现在独一无二的身份,选择出一个较好的封地。
王仲策也接到一份属于他的圣旨。
他有些意外,自己竟然被封为郑国公。
作为一名文官,王仲策本以为这次亲王和国公,全部属于领军的将领。
这次秦军打的太好了,短时间内就覆灭大明。
军功贵族,历下的功勋有目共睹。
一共有七个人被封为国公以上爵位,这次出兵的将领,那就不止七位。
他都没想到,自己竟然能被封为国公。
国公与亲王,那只有一步之遥。
王仲策在努努力,他就能成为亲王,获得海外封地,让王家世代传承下去。
李凤鸣看着手中的圣旨,他被封为晋国公。
秦军先期的战事,他都有参与。
但统一之战,这场最大的战役,他没有去往前线,而是坐镇汉中。
协调各地的军队,为军队补充士兵,输送后勤补给。
他本以为这次,获得不了更高的爵位。
没想到陛下非常大方,竟然封他为晋国公。
这完全出于李凤鸣意料之外,他非常欣喜。
苏虎看到圣旨,他哈哈大笑起来。
看着一旁羡慕的李大壮,说道:“看没看到,我被封为魏国公。
辽东的军功让给我,我就能变成魏王。
到时候我一定会提携你一下。”
李大壮抖了抖了自己手中的圣旨。
激动的说道:“就像谁不是国公,快点拜见曹国公大人。”
苏虎看着李大壮,惊讶的说道:“你小子,莫不是走了裙带关系。
像我这种军功无可争议的人,获得国公之位,那是实至名归。
就是获得亲王爵位,也没有人会反对。”
李大壮立刻反驳道:“我所立下的功勋,可以经得起任何人质疑。
你别忘了,陛下授予爵位,那可不是只看这场统一战争的表现。
我在塞北,扫荡蒙古部落,那也是地下重要的功勋。
你看吴杰,看他沮丧的模样,六个国公就没有他的份。
吴杰就是吃了前期功勋不足的亏。
但我相信,他之后的功勋,也能尽快补上,到时候国公必然有他一份。”
苏虎同时也用眼睛扫视全场的人。
他看这些人的表情,就能分辨出剩下的国公是谁。
王仲策和李凤鸣,这种平时不苟言笑的人,他们都露出笑容,结果自然不必说。
还有偷偷摸摸笑的人,那就是苏壮和张瑜亮,这两位也被封为国公。
苏河苏皇帝在皇极殿这里,给晋升爵位的人授勋。
文武百官们,看着自己平时熟悉的人,他的爵位竟然比自己高。
这些人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苏皇帝忙碌到中午,他才给所有需要授勋的人,完成授勋工作。
这还是伯爵以下的人,进行集体授勋,减少了工作量。
苏河给文武官员们授勋结束。
他开始对文官进行大范围调整,主要是提拔这些人。
各省空缺的巡抚,全部任命到位。
内阁和六部缺少的官员,也补充到位。
苏河对于军队调整不大,只是在全国设置多个地方都督府,让各军驻守在各地。